而能夠讓資本市場給予如此信任的原因就是Groupon自己的業(yè)績,在過去三年,Groupon的營收分別為9.4萬美元、3047.1萬美元、7億1336萬美元;毛利率分別為5.32%、35.87%、39.24%。
除此之外,Groupon對于團購業(yè)務的個性化服務方面的努力也讓分析師對于它的模式擁有足夠的信心,一位名叫Fred Moran的投資分析師表示,“Groupon在2012年的營收很有可能增長56%以上,因為其移動服務Groupon Now、Groupon Getaways等個性化服務,以及地域擴張等因素將會持續(xù)推動Groupon業(yè)務繼續(xù)增長”。而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也認為,“Groupon股價出現波動是正?,F象,不能因為Groupon股價短時間的下跌,就否定整個團購行業(yè)”。
今年5月,Groupon推出了新服務Groupon Now,這是一個基于時間的團購應用,用戶可以用它找到在本地進行的實時優(yōu)惠活動,因為它會列出在用戶附近進行的優(yōu)惠活動的清單。這些優(yōu)惠活動的持續(xù)時間根據商家的要求而定,可能是幾個小時,也可能長達一整天。
Groupon Now旨在讓商家在業(yè)務清淡期間有機會獲得新的顧客。如果一家餐館通常在周三下午生意不太好,那么它就可以為這段時間設置一個優(yōu)惠活動。當用戶在周三下午3時檢查Groupon Now時,他會看到這個優(yōu)惠活動,并可能有興趣試試去這家餐館用餐。
一個月后,Groupon與Expedia聯合推出旅游團購服務Groupon Getaways,旅游折扣網站Groupon Getaways向用戶銷售旅游服務,讓旅游服務提供商展示它們的品牌。這個平臺類產品在第三季度就帶來了2500萬美元的毛賬單額,并在完整運營一個月后超過 LivingSocial Escapes(LivingSocial Escapes是市場領先的旅游團購產品)。
之所以造成拉手網和Groupon冰火兩重天的待遇,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團購企業(yè)當然包括拉手網在內的整體毛利與Groupon相比差距過大,導致資本市場的信心不足,據悉,和Groupon高達40%的毛利相比,國內團購行業(yè)的整體毛利不高于10%,而造成這種毛利潤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被各個媒體炒得火熱的“千團大戰(zhàn)”,沈博陽告訴記者,“去年6月糯米網剛上線時,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但隨著這場所謂的“千團大戰(zhàn)”的激烈競爭,行業(yè)普遍的毛利率長時間維持在5%左右,糯米網的毛利率也不過維持在10%左右”,目前團購網站的普遍收入來源還是服務費(也就是傭金),如果國內團購網站的想要一個較高的毛利率, “或許經過行業(yè)洗牌,當行業(yè)中只剩下3-5家的時候,抽傭比例才會持續(xù)增加”,沈博陽認為:“團購網站中所謂的“千團大戰(zhàn)”更像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中國主流的團購網站中,能被消費者記住的從來沒有超過20家,而我認為最終留下的全國性的團購網站,最多3-4家,但不排除有一些地方的垂直團購網站。他們必定是那些經過用戶仔細甄別,講誠信、可信賴的團購網站。”
創(chuàng)新或是“抱團死”
在2010年底的時候,互聯網周刊就對團購行業(yè)做了一個名為《團購:沒有大佬的江湖》的策劃,主要的內容是在2010年團購剛剛興起時,團購江湖無大佬,連幫派都沒有。時隔一年之后,我們發(fā)現國內的團購網站市場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與2010年的差別僅僅是大家燒錢燒的更兇了,僅此而已。